各单位:
2025年“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申报已开始,具体要求如下:
一、活动时间
自通知发布之日起至2025年7月24日,所申报的系列作品需在2025年10月31日前制作完成并发布。
二、面向人群及参与方式
1.面向人群
本次活动需以全国学会、省级科协、农技协、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企业(园区)科协、高校科协等有关单位为申报主体参与,可联合申报,联合申报单位原则上不超过2家。
2.参与方式
申报单位应按照申报书要求完整填报《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专项扶持申报书》,并同步将申报书提交至科技处。
三、作品要求
1.选题方向
申报作品的创作选题方向可围绕“四个面向”,包括解读国家战略、剖析前沿科技、回应社会热点、宣传科学人物、普及应急知识、澄清科学谣言等。应体现“四结合”原则(结合国家战略、结合行业特色、结合受众需求、结合技术手段),确保创作内容兼具科学性与传播性。
选题方向具体建议如下:
全国学会:聚焦前沿科技动态与科学家精神传播,推动重大科技成果科普转化。
地方科协:立足区域特色产业与创新生态,推动科技文旅融合发展。
农技协:聚焦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与乡村振兴实践,推动基层农业科普服务与绿色生产模式普及。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创新科普教育模式,促进科研资源向科普资源转化。
企业(园区)科协:结合产业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面向公众普及应用技术知识。
高校科协:聚焦特色学科研究、深化学科成果大众化传播。
2.作品类型
作品具备科学性、原创性、思想性、艺术性、通俗性,适于互联网传播。
(1)视频
以短视频为主,时长不超过5分钟为宜。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纪录片、宣传片、微电影、访谈、动画、AR、VR等,视频分辨率不低于1080P ,码流不低于 5-8M/s。
(2)图文
图文字数以单篇1200-3000字为宜,深度图文不超过5000字。
(3)其他注意事项
科普中国创作培育计划扶持的科普作品,创作思路、内容、素材等需为原创,无知识产权争议,未剽窃、抄袭、侵占、篡改他人作品,规范使用地图以及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且前期未曾公开发表及播映。
四、活动流程及激励措施
通过专家评审的申报项目将获得专项经费支持,单个项目扶持金额不超过 50万元。活动结束后将开展验收工作。
科技处
2025年7月3日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南李路22号 邮编:430064 电话:027-88426013 传真:027-88426111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2 武昌首义学院 鄂ICP备160001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