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动态

学校举办科研项目申报、论文写作经验交流会

2023-06-12   浏览:次   来源:科技处(校企合作办、学科办)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科研项目研究水平,针对老师们反应的科研难点,6月7日上午科技处邀请了沈永军、吴修玉、张瑾、郑莹、胡容玲五位老师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经验交流。会议在行政楼八楼理事厅举行,吴昌林常务副校长、基金顾问吴晓光教授、卫军教授出席会议,科技处处长胡容玲主持,各学院60余位教师及辅导员参会。



沈永军老师从编辑的角度介绍了学术论文的撰写技巧。他对学术论文的框架结构和研究次序、学术论文的选题与正文撰写技巧、学术论文的深处理和加工技术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论文选题要因刊、因人、因时而异,关注所投期刊发布的研究重点和用稿计划,尤其是征文启事。引言是论文的主干,文献综述、研究方法、数据处理分析、研究结论部分是主支,也是编辑重点关注的部分。在摘要撰写时要注意4点,即简明扼要、叙述清晰突出重点符合规范,参考文献和引文处理要规范。



吴修玉老师以自己的横向科研项目为例,从横向科研课题的承接及项目梯队成员的培养方面与各位老师做了经验交流。他讲到,做科研要遵从以下三个方面:把握科研方向、秉承“服务社会” 的科研宗旨,坚定信心;不断扩大项目团队,吸收新老师,补充新鲜血液;吸收优秀学生加入项目团队,牢记科研服务教学的理念,不忘初心;以主人翁的姿态把控项目全过程,以提升学校声誉、信誉为己任,科研工作必须为学校的长远发展贡献力量,牢记使命。他指出,做科研工作,必须要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知道自己能做的工作,要有想法;必须要认可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要能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要有办法;必须要敢于探索,不怕在研究过程中失败,面对危机局面,要勇于接受现实,承担责任,要有担当;要在枯燥的工作过程中寻找乐趣,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学会苦中作乐,要有情怀。




   张瑾老师以教育部思政教学方法择优推广项目为例,进行了课题申报经验分享。她指出申报项目的关键要素是选题、基础、途径和成果。选题“从想到定”,是成败的关键,遵循三大基本要素:政治需要、理论热点、个人基础。研究基础“从做到写”,可以先从实践中积累、推广,产生显著成效,将经验总结,凝练成项目申报。研究路径“从写到画”,画出框架图、逻辑思维图等助于阐述内容。研究成果“从一到多”,多种形式、含金量高、应用型强的成果逐步积累,申报更高级别的课题、成果奖。她强调,在申报的过程中要突出问题意识、明确研究方向,注意先小后大、不断深入,注重团队力量、形成集体合力,善于总结积累、勤于思考总结,做到有始有终、贵在坚持到底。




     

   郑莹老师作了关于纵向项目申报体会的报告。她以自身多次申报经验为例,讲到要树立坚强的信心、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在屡次成功与失败的申报中不断总结与提高。申报纵向项目须有创新,可以是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的创新,项目名称须醒目和抢眼,要有新术语和新思想,摘要必须千锤百炼,叙述简洁、表达完整,项目组成员结构要合理,经费预算有根有据,研究背景和意义要高度概括,研究现状要指出最新水平和趋势,紧密关联参考文献不能过于陈旧,研究内容要展开详细阐述,研究目标要具体、实在、可行,关键问题要体现出“关键所在”,研究方案要具体与可操作,研究可行性分析必须具有说服力,项目特色与创新是专家最感兴趣的观测点必须着力体系,研究计划进度要与任务节点相对应,研究项目预期成果要丰富和高质量,研究基础强调前期工作积累和延续性,构建项目研究的硬件平台,申请人简历要与研究项目紧密关联,正在承担科研项目介绍要注意技巧,避免内容重复叙述、语句不通或错别字等。




胡容玲处长讲述了校科研孵化基金项目及厅级项目申报的注意事项。科研孵化基金项目分为三个类型:科研预研项目为研究基础弱的老师提供预研机会,为老师们搭梯子、打基础;科研成果转化孵化项目为有望转化的科技成果提供支持,便于专利转让或形成系列产品;育人孵化项目引导教职员工全员育人,便于形成育人氛围,包括科研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组织育人等。随后介绍了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指导项目、省教育厅哲学社科研究项目(含思政专项)、武汉市社科基金项目、省统计局统计科研计划项目等各类厅级项目的申报时间、申报对象、申报注意事项等,鼓励老师们积极申报。她希望通过组织这次内部交流会,老师们可以从身边的老师那里学到一些切实可行的论文写作及项目申报经验和技巧。




会议最后,吴校长表示,这样的科研交流会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参与交流的老师都做了认真的准备,把自己的经验和教训都毫无保留地分享出来。希望参会老师能从几位做报告的老师那里学习到,心怀研究理想,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目标前进。作为应用型高校,我们做科学研究是为了服务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同时更是为了反哺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质量。老师们要交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储备一桶水,通过科研让自己有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 希望通过此次交流,老师们能互相学习,形成较好的研究氛围,并坚持以“凝练方向、锻炼队伍、服务社会”为导向,出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和育人成果。